top of page
4393328_91475 [轉換]-01.png

章成禪師對你說

文章不定期更新,歡迎訂閱電子報以獲得最新文章消息。

《給宗教界:台灣正走向一個更開悟的社會,那你們的時代位置呢?》

同婚的議題,讓我們思考到:如果現在的宗教要走回到愛,走回到宗教慈悲的本意,只要先從一句話做起就行了,那就是:「君子成人之美」。

對於能讓別人的人生更美好的事,有君子風範的人,是樂意去幫助和成全的。為什麼一個人有愛的時候,自然會去成人之美呢?因為他平常就能夠看到各種不同的人,都有為這個世界帶來貢獻和美好,因為懂得去感謝,所以願意對方也能幸福。

這道理聽起來簡單,但信仰宗教所演化出來的優越感,卻常常使人變得喜歡去區隔和批判,以致於愈來愈不覺察自己的生活是多少他口中的「異己」在為他貢獻的。例如許多基督徒常常在「感謝神」,卻忘了要感謝的周遭的人。有個教會的傳道人在帶領禱告的時候,居然說希望對面的小佛寺能夠倒閉消失,可是那座小佛寺天天派人輪值在清掃那條街道,他卻寧可沒有感覺(這就是偏離了心的開始)。也有很多吃素的佛教徒,一邊吃素一邊覺得不吃素的人低等,卻忘了周遭不吃素的親友,常常為了成全他的素食需要,而做的諸多付出。

同樣的道理,世界上有很多偉大的音樂家、科學家、藝術家等等,還有很多精彩的歌手、演員、設計師...都是同性戀,我們一直因為他們的貢獻而得到益處;還有更多正在照顧我們每天生活之所需的各行各業(從醫師到技師),他們其中也有很多是同性戀(只不過你不知道而已)。如果真的願意去正視他們也在為我們的「一日之所需」提供貢獻,而心有感謝,自然會希望他們的生涯規劃,也起碼能得到社會平等的對待。這就是有「成人之美」了。

成人之美,會讓這個社會有更多愛能在不同關係中運轉起來,除了減少悲劇的發生,增加更多幸福的人(難道這樣不好嗎?)更進一步說,能成人之美,自己也才會得到更多豐盛的回饋;因爲包容多樣性,才能夠孕育出更富有與精彩的社會。

你去看,從古至今,凡是文明昌盛的時期,都是因為當時的社會能夠海納百川所致;佛教、基督教,在過去也曾是別人覺得充滿疑慮的外來新事物呢!也曾是非常顛覆當時所謂的家庭傳統價值的!(例如佛教的出家,或基督教的不拜祖先)然而就是因為信仰的開放自由,才為社會帶來更多元化的世界文明激盪,帶來整體社會思想、科學、哲學、藝術等各方面的蓬勃發展。

尊重多樣性,會讓一個社會進步得最快,原理就是差異性使彼此都能提供對方更多值得學習的角度;比如假如你願意去多瞭解同性戀者在其成長過程中,對於身分、角色以及對愛的理解與體驗,會發現也有很多可以幫助在異性戀關係中,某些因僵化而造成彼此傷害的問題的良方呢。

中外歷史皆同,最輝煌的時代都是最有文化包容力的時期,就像基督教的聖經不也說「萬事互相效力」嗎?正是因為你我不同,「成人之美」才益顯重要,社會必須由愛出發去思考,才會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開創性,所以現在反同婚這種阻擋別人平等權益的主張,實際上傷害的不止是同性戀族群,也在剝奪台灣社會朝向更「包容、平等與多樣性」的特質發展,而這卻是台灣社會未來最具競爭力的軟實力呢!

現在的宗教就是因為視野和觀念,都落後於一般人愈來愈寬廣的接觸面與覺察力,所以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愈來愈不信教了(其實信徒流失真正的主因才不是宗教人士所說的道德淪喪),並且大家都覺得問題不在宗教本身,而在於「人」---許多神職人員把宗教政治化了,偏離了愛,結果失去了「美」---所謂的「美」,就是幫助不同族群間相處得更美好的善念。如果你去問一般人不喜歡宗教的理由,你會聽到他們說,因為許多宗教團體一直在愛的口號裡,夾帶排他、隔離與只想想壯大自己組織的斂財私慾。

佛教所謂的「末法時代」,其實是指宗教自己,只剩下擴張自我規模的慾望與頭腦的固執,沒有回歸到心;如果回歸到心,就會有感謝和慈悲;而「慈悲」的真意,就是「對所有人,都願意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他們需要什麼?而無論自己是否認同對方,對於每一個生命的未來,都願意去相信和等待。」遺憾的是,現在反同的宗教團體正好做的是相反的事。

其實,在沒有同婚議題之前,宗教圈自己早已愈走愈窄,也充滿僵化與腐敗了,難道宗教圈自己會不知道嗎?所以,為何不練習對一件事情,好與不好兩方面的可能性,都開始試著思考呢?如果總是說「這個沒有先例」或「這樣會跟傳統不一樣」,心裡就是拒絕去從好的方向也試著思考與評估,那麼就會陷入恐懼和不理智,做出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行,然後愈來愈讓別人看出他的僵化和腐敗了。

所以對於同婚議題,何不從「成人之美」的角度去瞭解:是不是也有它的美好?是不是也有它的益處呢?

佛教講慈悲,基督教講博愛,這些在實際人間的實踐上,其實就是指「能成人之美,願意去感謝、等待與相信」,因為這個世界就是有不同的花在開放,才會更顯美麗;每一種不同膚色、種族、性取向的人類同胞,就像是花園裡面不同種類的花朵,它們是事實上存在的,不是你不喜歡就不存在的;宗教應該要有能力讓座花園組合起來更美麗,這才是真的有高人一等的智慧,而不是想去證明哪種花的開花方式才是唯一的正確答案,在那裡跟大多數人的實際經驗脫節,反而讓宗教變得層次更低。

最後來談一談法律與反同婚團體的未來。法律本來應該是單純站在維護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對待而制定權利義務的關係(例如你若傷害我,就應受懲罰與補償),而非為守護某一群人的價值觀而存在的,用這觀點去思考同婚議題,現行法律應不應該調整?便不言而喻。可是當反同婚團體骨子裡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的價值觀,以致於說理的部分如此薄弱、重複,甚至到了不擇手段也要挑起社會大眾恐懼的地步時,就知道這些團體與宗教組織,自己已經被恐懼牢牢地抓住了。而這樣的團體未來不但無法跟上現代人的視野,更會陷入腐敗與僵化的循環模式中日漸萎縮;再繼續這樣偏離愛,而高舉所謂的「真理」、「傳統價值」,你們將會斷了自己在這個時代的位置與後路,請想想真的要讓自己走到那一步嗎?

最後讓我們回到心來思考:台灣曾經接納過那麼多大江南北的人到來,大家混合在一起生活,胼手胝足,所以才在華人世界,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與表現,這就是相對於其他華人社會,更加充滿包容所致的「成人之美」!是因為這樣才有台灣的今天啊。

所以大家面對同婚議題可以做的,就是更願意去思考所謂的宗教的初衷、看清楚自己內心的恐懼,這樣你才能夠回返到真正的愛,接觸到真正的神。其實,由真正的神性所出發的愛--那最初的宗教精神--就是願意成人之美的慈悲情懷!

註:本篇節錄自去年12月21日舊文。

-------學習智慧,生命不浪費--------------


照片說明:今晚上課,我用京都鍵善良房的和菓子,跟學生們一起分享對於同婚釋憲結果的喜悅。一方一圓的盤子,象徵著迷與悟的選擇。

​連結已複製!

4393328_91475 [轉換]2-01.png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系畢。經歷自基督教、佛教、新時代身心靈課程之洗禮,已實修四十多年、專注於樸素禪修三十餘年。
bottom of page